今日科學園出車,在大皇爺廟和其他朋友集合後,便經九龍坑往松嶺鄧公祠,稍作休息就繼續往粉嶺方向去。早上出發時陽光普照,以為雨落了一星期終於會停。可是到了大埔後,天氣變得不穩定,時晴時雨,經過村路時路面不但濕滑,還變成泥路。過了松嶺鄧公祠,經過布格仔村,踩一段流水響道就出沙頭角公路。這時時間尚早,大家又未肚餓,就決定到大尾督才吃午飯。由沙頭角公路去鹿頸路這一段環境優美,然後就開始沿新娘潭路上斜,經過烏蛟騰到達巴士站休息。比較辛苦的一段已踩完,然後就沿新娘潭路落斜,返回汀角路。午飯後沿單車徑返回科學園取車,結束今天的行程。
GPS 路線分享: 大皇爺->九龍坑->祠堂村->布格仔->流水響道->沙頭角公路->鹿頸路->新娘潭路->汀角路->大皇爺 (50KM)
Recommended

落馬洲邊境單車一日遊 8 Sep 2013
今日又去踩邊境,路線和上次有些分別,而且主要踩馬路。 GPS路線分享: 落馬洲邊境單車一日遊 車泊在火炭和穗路中建電訊大廈,因這個停車場逢星期日有特別優惠,日泊只須$30。泊好車就和朋友一起到附近茶餐廳吃早餐,接著就由駿景路出發,經中文大學大埔公路去元洲仔,雖然較單車徑遠,但這段路風景優美,也是練習上斜的好地方,不時也見到一班又一班人在操車。 到達元州仔和其他朋友會合,不知不覺閒聊了40分鐘。終於又出發,經太和路入粉嶺公路,一直踩入河上鄉。每次踩到河上鄉的指定動作都是到鴻淘豆品廠吃$10任吃豆腐花,然後由另一條路去邊境。 今次不踩馬草壟路和料壆村,而經過一列鐵絲網到80號閘警崗至落馬洲行動基地,轉入落馬洲路,經軍營去新田。 吃完午飯後,正在想應去那裡之際,剛好有一團香港一日遊的旅行團經過,我們就跟著他們去了下一個景點大夫第。這個歷史建築物已有一百三十多年歷史,是文天祥胞弟文天瑞的後人文頌鑾於清同治四年(1865年)興建。我們把單車泊在門口入內參觀,還有免費導想。 逗留了約半小時便回程。經沙頭角去粉嶺,後踩單車徑去大埔然後返回火炭,全程約70KM。 GPS路線分享: 落馬洲邊境單車一日遊

探遊邊境禁區~單車一日遊
第二階段邊境禁區在2013年6月10日解禁,落馬洲邊境管制站至梧桐河有 6 條村逾710公頃土地已不再被列入邊境禁區範圍,市民可以不須持禁區紙自由出入。由於經常下雨,我們只好等到今天才出發。 路線:大埔 -> 粉嶺 -> 松嶺鄧公祠 ->龍躍頭民物徑 ->梧桐河 ->河上鄉鴻淘豆花廠 -> 得月樓警崗(開放了的禁區) -> 料壆村 ->碉堡 ->馬草壟路 -> 古洞 ->粉嶺 -> 大埔 (50KM) GPS 路線分享:探遊邊境禁區~單車一日遊 我們7人由科學園起步,沿單車徑至圓州仔,入大埔太和路,經粉嶺松嶺鄧公祠、龍躍頭民物徑,沿著風景優美的梧桐河去河上鄉鴻淘豆花廠,吃$10任食豆腐花和豆漿,小休一下,然後再繼續行程。當我們抵達豆花廠,裡面已泊滿單車,約有三十多個騎單車人士在小休,原來他們的目的地也是邊境禁區。朋友剛巧認識其中一班車友,於是我們便跟他們一起騎行。 離開河上鄉我們一行二十多人便浩浩蕩蕩向開放了禁區進發。沿梧桐河踩了一段平坦的石屎路到盡頭便來到德月樓的禁區警崗前,等了一會駐守的警察便打開鐵閘讓我們進去,各人便急不及待走到警崗前拍照。警崗前的石橋是禁區,可通往羅湖火車站及深圳,我們沒有禁區紙,當然不能進去。接著便沿料壆路往料壆村,拍過大合照後就要準備踩一段大斜路上山丘到另一景點麥景陶碉堡。麥景陶是一九四六年來港任職的警務處處長,為了讓警員能在安全環境下監視深圳河對岸,堵截非法入境者和犯罪活動,便下令在邊境地帶的山丘上興建警崗及派警員駐守。由放外形特別,所以被稱為碉堡。在三十五度高溫下踩上斜路頗吃力,我們有些人也在半路放棄改為推車行。雖然辛苦,但上到山丘頂後盡賞深圳市沿海景色,便不覺甚麼了。 從山丘下來,沿馬草壟路踩,經過馬草壟村內的羅湖練靶場,再踩至盡頭右轉入河上鄉路,橫過粉嶺公路到古洞街市午飯。因天氣太熱,大家都先來一杯這家店的冰凍秘製鹹金桔蜜。秘製原來就是用了新和舊金桔,再加蜜糖,味道有點鹹鹹地,能在這大熱天時補充鹽份。 吃飽午飯,開心的禁區一天遊便完結,我們5人沿粉嶺公路經大埔返科學園取車。 路線分享:探遊邊境禁區~單車一日遊

穿越紅花嶺
上網看到這星期又trail run比賽,路線跨越新界北區邊境,由禾徑山開始經紅花嶺到紅花寨。再翻開地圖看,原來紅花寨有部份範圍在邊境禁區內,要闖過禁區界線在山嶺行走。 按入看更多照片 ---> 穿越紅花嶺 (18張) 我們駕車到粉嶺坪輋,把車泊在浸會園外面的車位。因浸會園只開放給special event,所以我們不能從這裡穿過到後面的平源天后廟,只好行多約1公里多的路。廟宇本位於坪輋的水坑,建於清初。現在天后廟一連三幢,中間是天后廟,右面是平源公所,而左面是義祠。 再沿路而行經過貓嶺後轉入禾徑山路,因行了相反方向(向禾徑山)一段路後看到貨櫃車邊檢站才知道行錯了路,於是立刻折回,終於到達位於禾徑山之山腳的長山古寺。建於二百年前,是一座古樸的佛寺。正門上刻「長山古寺」四字,寺內很光猛。我們入內參觀,古廟內有一位婆婆會很詳細地為你講解廟宇的歷史,還會給你木棍去敲響古鐘和拍照,但記住拍照前要給一點香油錢。 參觀完後,向左轉行前一點便到達廟徑的分岔口,會看見一指示牌指著去紅花嶺,沿著車路行便可到紅花嶺山頂。車路沿山而建,一直都是上斜,也要時常停下來休息。行了很久也沒遇上任何人,可能這不是熱門行山點。終於在半山時遇到七、八個騎越野單車的人,他們也不得不停下休息片刻,因為一直騎上斜路實在太費力了。從山腰望出去可看到打鼔嶺一帶的村屋和農田,也看到沙頭角海。我們休息完繼續向山頂進發,不多久就看到山頂的發射站。紅花嶺高492米,春夏季節時應開遍紅色杜鵑花,因這時是秋季,就只得開始枯萎的雜草。在山頂上看到很開揚的景色,一邊是大廈林立和繁榮的深圳;另一面則是寧靜的打鼓嶺和沙頭角村屋。 離開紅花嶺到紅花寨的路程較難行,須翻過兩、三個山頭才到。過了一段開揚但滿佈很高雜草的山坡後就進入密林,因沒有清晰的道路,大會已預早為這個trail run event在密林區內每50米結上一條螢光桃紅色絲帶在草或樹上,遠處已能望見。如沒有這些絲帶,恐怕我們已一早在紅花嶺的發射站折回了。密林內沒有路,我們只是在厚厚的草堆和碎石上行,一不小心會踏空,因有些草堆下面是空的。 密林內的草高過人,撥開時不小心也會給鋒利的邊割傷。我們就像偷渡客一樣在密林和山坡之間越界。走了頗長的路後終於到了一個小山丘,眼前就是鹿頸一帶的田野和沙頭角海,再回望後面是山巒起伏的山峰,真不敢相信我們是翻過其中一個山頭過來的。 再向前行便是下山的路,因晚上仍要外出,我們就在石涌凹附近搭小巴回浸會園取車。 注意事項: 這段路沒有士多補給,須帶足夠乾糧和水。 因要穿越密林,須穿長褲和行山鞋。 按入看更多照片 ---> 穿越紅花嶺 (18張)
No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