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1670年,有客家人從內地南方一帶移居到香港,在鹽田梓定居下來。村民發現這裏適合製鹽,於是發展製鹽業,把生產的鹽售到西貢和鄰近地區。後來歐洲傳教士到西貢和鹽田梓一帶傳教,村民便紛紛歸信天主教,還在小島上興建聖若瑟小堂。





鹽田梓曬鹽場 – 鹽業式微,已有百多年歷史的鹽田經活化後,部分鹽田已修復至原來樣貌










聖福若瑟神父故居 – 神父在鹽田梓建了小聖堂,與村民一起生活,過著傳統歐洲小村的教友生活






Recommended

西貢古道行尋小教堂
自19世紀,已有一些西方傳教士進入西貢沿海一带傳教,昔日都是漁民聚居的村落。神父除了傳教,亦會協助村民解決生活難題,當村民開始信奉天主教後,便會捐錢、建屋,作為聖堂,故此西貢遍佈小教堂。平常到西貢行山,完全没有留意這些教堂,今次認真去尋找這些見證着時代變遷的小教堂,最近更被重修及活化。 赤徑聖家小堂(1867年) 大浪村的聖母無原罪小堂 (1867年) 西灣村海星聖堂及海星學校(1953年) 聖母七苦小堂 (1900年)

中區教堂巡禮 (1) St Joseph Church 聖若瑟堂
教堂是信衆聚會的場所,亦是與上帝溝通的地方。每間教堂在每個年代都有獨特的建築風格,今次由中區開始,參觀幾間風格不同的教堂。 路線: 金鐘站 -> St Joseph Church 聖若瑟堂 -> St John’s Cathedral聖約翰主教座堂 -> 聖保羅堂 St Paul’s Church -> 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Hong Kong Catholic Cathedral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-> 些利街清真寺 Jamia Mosque St Joseph Church 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建築風格屬於歌德復興式,外貎像一艘船,比喻教會普渡眾生的使命。教堂以淺藍色為主,平面呈十字形,有尖拱窗,屋頂前後及柱頂有十字架。 聖堂內,正祭台後的主牆有三個鑲有金邊的裝飾,中央的是耶穌畫像,左邊的是聖若瑟,右邊的是聖母瑪利亞。祭台後牆上兩側有連環故事壁畫:右邊描繪天使宣布瑪利亞的使命、若瑟得天使報夢、若瑟與瑪利亞成婚;左邊由外向內是司祭高舉嬰孩耶穌、若瑟帶領瑪利亞及耶穌逃難埃及、耶穌十二歲在聖殿解經。 聖堂後方的聖洗池小堂側有另一小堂,內供放菲律賓聖人魯衣士(Lorenzo Ruiz 1600-1637)的木刻像,他是十七世紀的殉道教徒,與其他九位道明會士和六位教徒在日本長崎於德川幕府時代(約1633年至1637年間)殉道。教堂內有很多彩色玻璃窗,令教堂倍添神聖莊嚴。 教堂外停車場的一角,設置了露德聖母洞,聖母像腳下有流水,象征生命,旁邊種了玉簪花,是聖若瑟的標記。

奥能登鹽田村
看了日本連續劇まれ之後,就決定去看看"まれ"生活的地方。 能登半島位於金澤的北面,石川縣邊緣,由金澤自駕遊到能登半島,大約是兩個多小時車程,主要的觀光地點是輪島、千枚田、珠洲。由於北陸的城市臨日本海,自然風景優美,物產也特別豐富,在那裡會感到濃厚的人情味及獨有的郷土味。 日本很多地方仍保留著傳統文化及產物,能登的手做鹽是很有名的土產,日本現今唯一保留下來的鹽田也只在能登半島。珠洲市仁江海岸的海水是寒流和暖流交界,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浮游生物,做出來的鹽帶有甜味,和一般的海鹽略有不同,拿來做料理能帶出鮮甜的味道。 珠洲巿現今仍沿用500年前使用的製盬法「揚げ浜式製塩」,用這個方法做出的天然食鹽可保留著豐富礦物。奧能登鹽田村內仍然保留了一片鹽田,專門為製作食鹽的土地,每年4月至11月是製鹽的季節,也會在5月至9月期間開放給旅客體驗這種古老的製鹽方法。由於我去能登是在3月,鹽田還未開放,所以能用眼睛去看,沒能親身體驗。製鹽的工序都是頗有為辛苦,製鹽師要在烈日下赤腳在海水和水泥地上走動,所以每一粒鹽都很珍貴。 製鹽的過程: 清晨5點製鹽師來到仁江海岸,一天的工作就從這裡開始。製鹽師用木桶裝滿海水挑運到鹽田,然後倒入大木盤內,來回10次 把大木盤注滿海水後,製鹽師就會用一個小木桶(日文”打桶”,砲彈型狀,可裝36L海水)注入海水撒到面積約165平方米滿是海沙的鹽田上。海水必須平均地撥出去,當落在沙上一定要有節奏地發出”沙沙”聲。為了令海水快點曬乾,製鹽師會用一個竹製的耙把沙耙出紋狀。約6點會完成以上步驟,接下來就會讓太陽曬8個小時至乾。接著製鹽師會將這些鹽沙收集起來,放入一個叫”垂舟” 的木箱內,加入海水。付在沙上的結晶會由”垂舟” 的底部流出,然後將這些極濃的鹹水送到”釜屋” (用茅草搭的建築物,煮鹽的地方),注入600L的大鍋內進行長時間的熬煮。”垂舟” 內剩下的沙會放回到鹽田再用。 把從鹽田分離出來含鹽量很高的海水(鹹水)運來鍋爐房”釜屋”,去除雜質,煮6個小時至水分蒸發,濃度達24%,冷郤一天後,將竹炭、黑炭、沙一層層叠入木桶內過濾鹹水,熬煮16個小時至稠身後,鍋的表面呈綿花狀,再煮約30分鐘便剩下柔軟且白皙的海鹽。 鹽的味道和品質完全取決於火候和熬煮的時間,因此經驗豐富的製鹽師是不可或缺的。
No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