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陰又下著毛毛細雨,去了港島行石碑山。
行經大潭道或石澳道,望向山上會見到遠處山上屹立一座石碑。再望向對岸,紅山半島海邊也有一支相同的石碑,隔了一個海港遙遙相對。石碑上沒有刻任何字,沒法確定是甚麼用途,有些推測說是給潛艇定位及導航用。
登石碑山的小徑長滿雜草,要穿越草叢才可到達。
Recommended

港島半山遊
天氣炎熱的日子,最適合行一些輕鬆路線。很久沒有去港島區行山,就決定找行上山頂,再去松林廢堡。 由香港公園出發,沿紅綿道行上去纜車站,然後跟著纜車小徑,過了麥當勞道後沿著蒲魯賢徑再上便到舊山頂道。今日藍天白雲,在山頂吃個early lunch後,就去松林廢堡。 離開山頂,一直沿夏力道行,進入龍虎山郊遊徑,就到達松林廢堡。松林炮台建在龍虎山的一個山丘上,有兩座炮台作防衞,還有指揮中心、彈藥庫、軍營、瞭望台。 戰後一直荒廢,後來改為松林廢堡歷史徑,成為郊遊地點。歷史徑入口有炮台的簡介,可以知道多點關於這裡的歷史。 參觀完炮台,沿克頓道向下走,會經過維多利亞城界石。維多利亞城是堅尼地城、西環、中環、灣仔、銅鑼灣一帶,這塊石碑便是1903年留下來的6塊石碑之一,劃分了維多利亞城的界線。 過了石碑後繼續下山,就到達終點旭龢道,輕輕鬆鬆行三個小時。 GPS: 港島半山遊

海角小村萬角咀
大嶼山梅窩與愉景灣之間有一條小村,是梅窩銀礦灣以東的一個海角,位置對着喜靈洲、周公島,另一端可眺望坪洲。據說,於幾千年前已經有人聚居,而現時仍有村民居住。萬角咀村內,於1981年發現一塊「李府食邑稅山」石碑,目前放置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內。 前往萬角咀道路平坦,没有多大升幅,中段會見到一個無人沙灘,風景優美。 萬角咀村 北端岬角 葫蘆洲連島沙洲 遠望萬角咀碼頭 狗虱灣爆炸品倉庫,遠處是喜靈洲 熙篤會神樂院,背景是坪洲 1955年在梅窩涌口發現的李府食邑税山石碑,現為於梅窩碼頭

尋百年歷史九龍水塘界石
上次跑了一場維城界石virtual run,走訪了港島區維多利亞城6塊界石碑。原來水務署在建水塘時也建有界石碑,1902年建造九龍水塘時,竪立了三十多塊石碑,每一塊上面都刻上KWW 1902,代表了Kowloon Water Works,每塊石的文字都是背向水塘,表示集水區的界線。 我們由大埔公路沙田嶺段起步,先行上琵琶山6號界石,然後再順序去30-28-27-26-25-24-23-22-21-20-19-17-16-14-13-12-11-10-9 ,一共找了19塊界石。由於1和2號比較遠,留待日後再去。 入口上琵琶山經過直升機場琵琶山配水庫琵琶山6號界石 經過金山郊野公園入口去到停車場,由這裡入衛奕信徑NO.30 NO.30NO.29No.28312機槍堡No.27 No.26No.25 金山發射塔No.24後面這條隱敝小徑去No.23No.23No.24No.23 No.22No.21 No.20No.19No.24山火瞭望台No.17 發射站群No.16 金山標高柱No.14 No.12No.13No.11 No.10石梨貝水塘緩跑徑起點,在此右轉上山徑,經過一支已停用的標高柱,上行至山丘頂,便見10號界石 石梨貝水塘溢洪道由這張木凳往山坡上爬,來到山丘頂,便見9號界石經過一枝舊標高柱No.9 金山樹木研習徑經金山路步行到大埔公路離開
No Comments